主辦單位:山東省人民政府
官網承建: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大眾網
備案證號:魯ICP備09023866號-50
從最初的客車捎載、零擔貨運起步,到今天以商貿物流為主體多種業態齊頭并進,臨沂市物流業走出了一條大商貿支撐大物流、大物流托起大商貿的“臨沂特色”之路。
隨著互聯網時代發展,先進物流技術的應用,物流業該如何發展?采訪中記者了解到,新經濟常態下,我市全面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,把智慧物流作為“8+8”現代產業培育計劃的重要內容發力推進,推動臨沂物流業升級換代。
發展:大市場孕育大物流 物流市場規模居全國前列
上世紀90年代末,伴隨著臨沂“西郊大棚底”和各類專業批發市場初具規模,前前后后來臨沂拉貨、送貨的車輛越來越多,臨沂本地的貨運業務應運而生。
我市物流業依托商貿業從最初的客車捎載、零擔貨運起步,發展到今天以商貿物流為主體多種業態齊頭并進的良好態勢,走出了一條大商貿支撐大物流、大物流托起大商貿的“臨沂特色”之路,具備了覆蓋廣、配貨快、運得遠、價格低等一系列優勢,臨沂物流業已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“新引擎”,代表臨沂形象的“城市名片”。
“臨沂物流業現已形成以公路物流為主體、鐵路物流為重點、航空物流為突破、臨港物流為補充的大物流格局。”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李獻榮介紹,我市物流具備了規模優勢、效率優勢、價格優勢三大優勢。
據了解,我市物流市場規模居全國前列,物流園區29處,物流企業和經營業戶3000余家,規模以上340家,國家2A級以上33家,5A級4家。在效率優勢上,擁有2000多條配載線路,覆蓋全國2000多個縣級以上城市,實現600公里以內當日或次日到達,1500公里以內隔日到達,3000公里以上3-7日到達。價格優勢方面,“洼地”效應明顯,物流價格比省內其他城市低20%,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5%-30%。
一組數字最能說明我市物流業的發展。據悉,今年上半年,全市物流業呈現“穩中向好”發展態勢,完成社會貨物物流總額1.33萬億元,同比增長7.2%,物流總額位居全省第二位。
推進:成立產業專班 發展智慧物流
今年以來,市委、市政府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,把智慧物流作為“8+8”現代產業培育計劃的重要內容發力推進,組建了智慧物流產業專班,編制了產業專項發展規劃,開啟了臨沂發展智慧物流的新時代。
記者了解到,市交通運輸局作為培育智慧物流產業的牽頭部門,按全市新舊動能轉換、“8+8”現代產業培育計劃統一部署,以人員、場所、時間“三集中”的方式組建了專崗、專職、專責的智慧物流產業專班,圍繞智慧物流產業全鏈條培育,推動我市物流業升級換代。
抓好頂層設計,高質量編制產業規劃。據悉,高起點、高標準實施規劃引領工程,編制完成《臨沂市智慧物流產業發展規劃》,并邀請國家發改委、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、上海海事大學、臨沂大學的4名物流規劃專家,對智慧物流產業規劃進行評審,多次征求縣區、部門以及相關企業的意見建議,確保了規劃更具科學性、前瞻性和可行性。
同時,抓好招大引強,下氣力打造產業鏈條。把招引重點放在層級高、動力強、業態新的物流企業上,緊緊盯住企業投資意向和發展動態,加大招引力度,引進并簽約了2個大項目。市政府與國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,臨沂公鐵聯運物流園區項目投資額由5億元增加到20億元。在北京招商引資洽談會上,促成蘭山區政府與啟迪協信集團簽約了投資30億元的中國北方汽車物流產城融合項目。并成功舉辦智慧物流產業發展招商推介會,邀請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(集團)股份有限公司(中集集團)、北京中交興路信源科技有限公司(中交興路)等10余家智慧物流企業,洽談合作意向。
“抓好項目推進,全方位培育市場主體。”記者了解到,以高成長性企業為基礎,建立了全市智慧物流產業發展重點項目庫、企業信息庫、招引信息庫、專業人才庫,列出了龍頭企業培植清單,對重點項目庫60多個擬建、在建、擴建、招引項目實施全過程動態化管理,對納入企業信息庫的高成長性企業實施一企一策扶持。
規劃:構建智慧物流體系 打造全國智慧物流城市
發展智慧物流,下一步,我市該怎樣做?“規劃建設一帶、二基地、三大示范中心。”負責培育智慧物流產業的牽頭部門,市交通運輸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,一帶即智慧物流生態帶;二基地即智慧物流科創基地、智慧物流供應鏈創新基地;三大示范中心即綜合保稅區物流中心、快遞物流中心、國際陸港物流中心,以及N個應用園區的“1+2+3+N”市域智慧物流節點體系。
此外,全面開展“市場主體培育、物流業態創新、智慧物流平臺建設、物流標準化、國際物流、智慧物流企業招引”六項行動計劃,加快構建以智能倉儲、信息科技、供應鏈管理為主體的智慧物流體系,著力打造國家供應鏈節點城市、全國智慧物流城市。